当卢杞见到郭子仪时,他无比震惊,这位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,竟然如此谦卑地坐在自己面前。郭子仪的神情安静,脸上没有丝毫的倨傲与大将军的威严,反而带着敬意和温和的语气,仿佛一个普通的长者,轻声细语。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,透露出他对卢杞的尊重,仿佛在说:“卢大人,未来您若有凌云之志时,是否能够顾及郭氏一家之安危?”
这一幕,出现在唐朝史书《血腥的盛唐》中的一段记载,郭子仪无疑是故事的核心人物。那么,郭子仪到底是谁呢?为什么他能在风云变幻的唐朝历史中,安稳度过这一切风波?
唐肃宗曾称他为“大唐再造者”,他与李光弼、仆固怀恩一起联手平定了安史之乱,成为唐朝中兴的栋梁。三人名列三公,扶持唐代宗稳坐帝位。他也是“功高盖主而上不疑”的经典代表,其他名将如李光弼因权力之高遭猜忌致死,仆固怀恩被逼反叛,而唯独郭子仪能够完美避开所有的政治风波,保全自己的性命。那么,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
展开剩余78%郭子仪出生于华州郑县,他的父亲郭敬之曾在唐朝担任过多个地方的刺史,这使得郭子仪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背景的熏陶。安史之乱爆发时,已经年届五十九的郭子仪被破格提拔,担任朔方节度使,领导军队对抗叛乱。很快,郭子仪便带来了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的首场胜利——攻占了河东重镇静边军城,这一战让唐玄宗掌控下的局势逐渐出现了裂痕。
然而,与安禄山的高调不同,郭子仪却低调得多。他没有将手中的军权过度自大,而是派遣李光弼前往河北支援颜真卿,自己则继续前行,稳步掌控局势。他的战略眼光极为独到,帮助李光弼与仆固怀恩携手大破史思明,三人的联手,成为了唐朝复兴的希望。从河东到河北,郭子仪的战功几乎盖过了所有同僚。
然而,潼关失守后,郭子仪被迫撤退,返回灵武辅佐唐肃宗。唐肃宗一心要收复失地,尤其是长安和洛阳。在经历了宰相房绾的失败后,唐肃宗将希望寄托在郭子仪身上。在郭子仪的指挥下,十五万唐军与回纥联军协同作战,一举攻破了长安城,重新将大唐的帝都归入李氏统治之下。
此战后,郭子仪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,获得了代国公的封号。唐肃宗亲自派遣御林军迎接郭子仪凯旋,二人相见时,唐肃宗说出了名句:“虽然是我的国家,但你是重新再造的。”无论是真心还是出于政治考量,这句话让郭子仪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也让他站在了所有朝臣的对立面。郭子仪听后,虽然内心感激,却也不禁忧心忡忡,因为他深知,这番话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。
随着安禄山的死亡,剩余的叛军安庆绪依然在邺城顽抗,郭子仪再次承担起了消灭最后叛军的责任。然而,战争中并非一帆风顺。唐肃宗任命了鱼朝恩为总指挥,鱼朝恩指挥不当,结果在进攻过程中唐军大败。鱼朝恩为掩盖自己的失误,将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,导致郭子仪暂时失去了兵权。几乎同样的局面也发生在仆固怀恩身上,他因权力的失去而起兵反叛,但郭子仪却以更为冷静的态度接受了唐肃宗的决定,平静地将兵权交还,回到故乡安享晚年。
郭子仪明白,如果他对军队表现出一点不舍,便会成为别人攻击他的把柄。因此,他没有丝毫异议,顺从地退隐。此时,安史之乱逐渐平息,朝中已不再那么依赖他。在唐肃宗面前,他没有表达过多不满,也没有显露出过多的野心,正是这种机智与低调,使他能够躲过更多的诋毁与陷害。
然而,即便如此,郭子仪的安宁生活依旧面临威胁。李光弼在邙山败北,仆固怀恩与回纥发生叛变,吐蕃也开始对长安施压。郭子仪被重新启用,凭借个人的威望,他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,最终迫使吐蕃撤军,并与回纥达成和解,保住了唐代宗和鱼朝恩的性命。
尽管如此,鱼朝恩依旧不愿放过郭子仪,他企图通过各种手段激怒郭子仪,诱使他像仆固怀恩那样反叛。然而,郭子仪始终保持冷静,反而表现得更加谨慎和圆滑。鱼朝恩深知,郭子仪的威望与地位非同凡响,因此采取了极其恶毒的手段——挖掘郭子仪的祖坟,亵渎先人尸体,意图逼迫郭子仪出面。面对这一侮辱,唐代宗也感到极度恐慌,然而郭子仪却未表现出任何愤怒,他反倒落泪,责怪自己治理军队不严,容忍鱼朝恩的挑衅。
郭子仪用尽了所有方法保全自己和家族的安全。年事已高的他,开始放纵自己的生活,迎娶众多美娇娘,频繁举办宴会,邀请朝中的权臣出席,以此故意降低自己的威望,避免被视为威胁。王府中的声色犬马,似乎彻底抹去了他昔日的英武形象。
然而,唐德宗并非一个容易被愚弄的帝王。单凭郭子仪的低调和放纵并不足以打消唐德宗对他的戒心,毕竟,唐德宗是一位智慧过人的帝王,谁也不能轻易操控。
卢杞,唐德宗的宠臣之一,奉命前去拜访郭子仪,这次会面将直接影响郭氏一族的生死。卢杞素有阴险狠毒之名,是唐德宗处理功高震主的权臣时的得力助手。当卢杞见到郭子仪时,他震惊于这位昔日英勇无敌的将军,竟然如此谦和,百般敬意地对待他。郭子仪的举止温文尔雅,甚至没有像平常一样让妾侍随侍,而是保持了极高的礼数和低调。郭子仪的这种恭敬态度,让卢杞开始怀疑这个老将是否真的已经“失去野心”。
郭子仪对卢杞的极度尊重,令家人心生不满,他们纷纷劝他不要过分卑微。然而,郭子仪深知,只有这样,才能确保家族的安全。他告诉家人:“我这是在保你们的命。”
最终,郭子仪安然度过了这一难关。至781年,他以85岁高龄去世,子孙们继承了他的荣华富贵。卢杞上台后,开始排挤朝中重臣,甚至屠戮许多不顺眼的人,但对于郭家,始终保持敬重。这一切,正是郭子仪提前为家族铺设的保护之道。
正如《血腥的盛唐》一书中所言,郭子仪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卓越的军事才能,更在于他那为人处世的高超智慧。他的一生,深刻诠释了谨慎、低调、宽容和坚韧的原则,也让他在动荡的历史洪流中,始终能够立于不败之地
发布于:天津市实盘配资公司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